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历史类展览中的叙事从史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反思(3)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因此,在博物馆中,我们既能体会过去的那种历史经验,同时也要求将这种历史经验转化为叙事。这种弥合的过程是参观者丰富历史知识的过程,也是精神

因此,在博物馆中,我们既能体会过去的那种历史经验,同时也要求将这种历史经验转化为叙事。这种弥合的过程是参观者丰富历史知识的过程,也是精神上的认同过程。从断裂到弥合、从对崇高过去的体验到对某种历史叙事的认知,这一过程是压缩、驯服和规范化的过程,它充满着戏剧性的张力,并在我们心中不断激荡。当这种崇高感被驯化入我们博物馆的历史叙事时,这种激荡就会转变为自豪与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叙事代替了崇高的历史感。而且,越是令我们惊讶的藏品,其叙事越能引起共鸣。我们跟随着博物馆所设置的历史叙事进行历史想象。在这种叙事过程中,之前我们在藏品面前所产生的震动感被逐渐转化为对先民的崇拜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或者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赞叹感。总之,在此时我们终于达到了博物馆的终点,这正是它的目的。

三、历史类展览如何形成自己的叙事

在将过去的经验转化为历史著作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历史学家。而历史类展览所体现的在场感必须依赖其所处身的博物馆来转化为一种历史叙事。从“在场”到“意义”的过程,绝不是藏品可以自动完成的。它有赖于策展人或收藏者的精心设计,依赖于博物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配合。

博物馆充当了藏品真实性的保证者,虽然在表面上没有直接涉入这种历史意识的培植与复活,但正如学者早已指出的那样,藏品在博物馆中经历了“去情境化”和“再情境化”的过程[21]。安克斯密特也提醒我们重视迈耶·夏皮罗(Meyer Schapiro)对“画框”的讨论,“画框的魔力在于使我们意识到,当我们看一幅画时,我们进入另一个现实之中:画框的语义作用在于把图画的两维世界与它的观察者的三维世界区分开来。这主要决定了我们如何介入从画上看到的东西,进而决定了画的意义”[22]。博物馆本身并非只是对藏品真实性的确证,而是对藏品的意义产生着影响。我们常常忽视了博物馆这个画框,对观众而言,吸引他们参观的正是博物馆中的藏品。但博物馆本身实际上已混杂在藏品的表现过程中,博物馆属于对藏品进行理解的过程部分。

人们对藏品的欣赏过程是博物馆参与其中的一个历史叙事过程。具体来说博物馆对历史类展览的塑造可通过以下三方面来进行:(1)作为“记忆之场”的身份;(2)内外部空间结构;(3)具体的展览设计和提示、讲解。

在观众进入博物馆前,博物馆对观众的影响就已开始。对于国家级、各省市级博物馆而言,丰富的藏品和官方身份注定其不仅是文物的保管场所,作为“记忆之场”更具有文化意义。正如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所说,记忆需要地点并趋向于空间化[23],博物馆提供了集体记忆需要的这种空间框架。专门性质的遗址博物馆和战争纪念馆为纪念和凭吊活动提供了固定场所,在固定的纪念活动中,人们对过去的回忆逐渐固化在博物馆的建筑空间中。而那些综合性的博物馆则在对下一代的教育过程中,被自觉作为首要场所来满足人们认同的需要。

除了博物馆的身份之外,其内外空间结构也影响着藏品的历史叙事。博物馆的外部空间包括很多要素。以博物馆的地理位置为例,许多博物馆就建立在历史遗址之上,其本身就是展览的重要部分,博物馆建筑就是供人欣赏的历史遗存;又如一些博物馆坐落在社区、村落内,博物馆的外围环境都为博物馆的叙事提供了语境。博物馆的建筑外观也常对叙事的营建起作用,例如台阶的设计往往是一种隐喻,提示着观众走入另外一个脱离现实世界的空间场所。博物馆的内部空间所包含的元素更为多样复杂,博物馆内部不同类型的区域、为观众设计的动线,实际上早已在结构上为观众规定了参观的路径方向。博物馆特意凸显的内部环境、光线、墙壁和内饰、对声音和空气质量的要求等,都保证着观众在游览过程中处于博物馆所设计好的叙事节奏。

博物馆对展品的排列是其叙事的重要因素。主题式的展览非常多见,它从展品的排列中组织出前后连贯的历史叙事。在这种叙事中,观众被要求依照顺序进行参观,若参观顺序出现颠倒,整个历史叙事就会混乱。博物馆对藏品的提示和讲解则是协助观众将藏品纳入历史叙事框架的关键。正如学者们对于教堂设计的研究所指出的那样,教堂的空间可以展示出某种神学义理,可以体现其“独特的历史观和时间叙事”,同时也关注到观众的体验和感知[24]。同样,在感受藏品的历史时,博物馆作为一种结构试图控制观众对藏品的理解。这种控制是通过多种手段达到的,且往往在观众的无意识中达到。博物馆作为藏品的保存场所,其整体大于藏品之和[25]。

文章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sxllyjzzs.cn/qikandaodu/2021/0326/422.html



上一篇:军事历史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下一篇:中共党史研究如何创新由邓子恢与中国农村变革

史学理论研究投稿 | 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 史学理论研究版面费 | 史学理论研究论文发表 | 史学理论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