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史学理论研究》期刊栏[01/26]
- · 史学理论研究版面费是多[01/26]
- · 《史学理论研究》投稿方[01/26]
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视野下的古代晚期研究(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维克汉姆的研究有两个出发点:其一,当今的古代晚期研究多偏重文化史,且集中于对社会上层的研究,缺少对地中海世界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研究,对这
维克汉姆的研究有两个出发点:其一,当今的古代晚期研究多偏重文化史,且集中于对社会上层的研究,缺少对地中海世界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研究,对这一时期社会的中下层群体尤其是农民的情况关注不多。其二,对“罗马帝国衰亡抑或转型”的争论存疑。维克汉姆认为这一时期既有断裂又有连续,并不存在某种单一的发展特征。
维克汉姆将公元4到8世纪的地中海世界分为一些区域进行比较研究。他将意大利地区、高卢、伊比利亚和北非作为罗马帝国西部后续发展的研究案例,将埃及、叙利亚地区、爱琴海和安纳托利亚(拜占庭帝国核心地区)作为拜占庭帝国统治下地中海东部地区后续发展的案例。此外,他还将当时的英格兰、威尔士和丹麦地区作为非罗马化地区在这一时期发展的案例。对于每一个地区,他都结合当时的文献和考古证据,从国家形态、贵族的权力结构、农民的生存状况和交换体系四个方面进行考察。他指出,研究者仍然可以从这一时期地中海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总结出一些普遍的特征:比如,与此前的罗马帝国相比,中世纪早期国家在财政体系上普遍更为简化;贵族阶层(原先罗马帝国中的大土地所有者与蛮族统治者合作,形成西欧各国中的贵族阶层)更为衰落,经济实力大不如前,并且逐渐转型为军事贵族,强调尚武的风俗;农民的负担总体上减轻了,他们拥有较大的自由,甚至在部分地区完全摆脱了对贵族的依附;罗马统治的衰亡导致各地区之间原本就存在的文化差异日益扩大;罗马帝国时期较为固化的社会等级制度消失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增强了,而所有这些发展趋势都始于罗马帝国时期曾经将整个地中海世界联系起来的跨地区财政体系的崩溃。
农民问题是维克汉姆关注的重点。他认为这一时期地中海西部一度出现过一种“小农生产方式”,其特征是农民在劳动生产中不依附于贵族,拥有较大的独立性,劳动强度也较小。但由于当时物质文化条件的衰落和地中海世界跨地区交换体系的崩溃,大多数农民的劳动仅仅满足于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难以通过交换盈余的劳动产品来致富。这种生产方式一直持续到公元7世纪。随着法兰克和意大利等地区贵族阶层力量的增长,农民所遭受的剥削加重,各地陆续从小农经济转型为封建经济。
维克汉姆的两部著作获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尤其是《构建中世纪》一书,先后获得了2005年度英国的沃尔夫森历史奖、2006年度德国的“多伊彻纪念奖”和美国的“詹姆斯·亨利·布雷斯特奖”。
当然,研究者们也指出了其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他没有将巴尔干、亚美尼亚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地区纳入考察范围内,对宗教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的货币制度缺乏充分论述。实际上,维克汉姆在《构建中世纪》的序言中已经有所提及。他表示,从社会经济史视角构建的地中海世界转型的解释框架无法涵盖这一时期的所有方面,再加上语言能力和研究专长的限制,他也不可能对地中海世界的所有地区进行详尽的考察。
总体而言,这两位研究者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问题意识出发,考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下层农民的状况,为当今方兴未艾的古代晚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他们的研究也表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和认可,对地中海世界的转型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13日?1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章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sxllyjzzs.cn/zonghexinwen/2021/091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