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从乡村文青到历史学家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荒诞岁月中的“文学梦” 常常想写一写故人旧事,回眸往昔,寄托情思,但总觉得无从入手。常金仓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我的同乡、文友、兄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沉重、荒芜的

荒诞岁月中的“文学梦”

常常想写一写故人旧事,回眸往昔,寄托情思,但总觉得无从入手。常金仓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我的同乡、文友、兄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沉重、荒芜的岁月中,我们在共同的“文学梦”下聚集一起,刻苦读书,尝试创作,探索社会人生,度过了一段艰难、美好、难忘的人生。正因有了十几年的乡村生活、苦熬打拼,才有了我们后来别样的人生道路和事业上的收获。我进入了文学界,从事文学编辑和评论;他踏入了史学界,辗转三所高校,一边当教授、一边做学问,成为著名的历史学家。让人预料不到的是,正当他大器晚成,学问日隆的时候,却在2011年到外地的讲学中猝然去世,年仅63岁。我们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1991年,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了,但他的形象却不时浮现在我的脑子里:身材瘦挺、衣着俭朴,脸色微黑、饱含沧桑,前额谢顶、双目凝神。从他的身上、脸面、眼中,我窥见了一个历史学家的严谨、深沉与风骨,读出了一代回乡青年的奋斗、追求与命运。

在中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段历史中,有一个重大、壮烈的全国性运动,那就是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对这场运动,人们自然可以从各自的角度,作出种种认识和反思。但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我们既要看到它对千千万万知识青年身体的、心灵的乃至人生的扭曲与伤害,也要看到它对知识青年身心的、命运的锤炼、改造以至重塑。其中的佼佼者,已经成为今天中国社会的执牛耳者,特别是在文学、社科、政治领域。可以说,40年前的那场运动,依然影响着今天的中国。其实当时的知识青年,是包括两部分人的,一部分是从城市下放农村的插队知青,另一部分是初高中毕业回到本地的回乡知青。这后一部分的比例更大。但许多年来,人们关注、研究的是前者,而轻视、忽略了后者。人数更为庞大的回乡知青,绝大多数沿袭了父辈的农民人生道路,过着更为艰难、琐碎、无望的日子,淹没在浩荡的历史中。但也有极少数,不甘沉没,上下求索,终于在后来跳出底层,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常金仓就是这样一个回乡知青“典型”。

我的家乡坐落在山西原平北部的一片平川上,东临滹沱河,南靠北同蒲铁路线,名曰南申村。虽为当地的十八村水地之一,但人均土地不足二亩,除了农业没有什么资源、产业,经济不发达,文化也落后,全村近二千口人捆绑在土地上,过着紧巴巴的日子。村子大体呈正方形,正南正北“井田”型结构,横横竖竖有四五条街道,街头巷尾残留着一些牌楼、庙宇的遗迹,还有几棵风烛残年的老槐。但在我的记忆中,六七十年代的故乡也有一些美好之处。八个生产队就像八个大家庭,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管理得严格有序。街道什么时候都是干干净净,墙上写着端正、醒目的大标语。每家的土院、瓦房和泥房,也收拾得利利索索。村西有一条南北向的“楼街”,住着三个回乡知识青年。那时相邻的村子都安置了城里来的插队知青,不知为什么我们村恰好没有,因此村人对这三个回乡知青就较为关注,称他们为“闹书人”或“文化人”。住在街中部一条小胡同里的是常金仓。他1948年出生,父辈祖辈都是农民,前有哥哥、姐姐,他是老生子,生活拮据。他生来就是读书的料,在村里上小学,在县城读初中,各门功课都是名列前茅。1965年考取著名的范亭中学,上了一年课,就遭遇“文革”、“停课闹革命”。乱世中,他却借阅了大量古典文学、历史名著,为后来的写作、研究打下了根基。1968年底,他高中毕业回到家乡,成为一个农民。次年同范中同学黄河川结婚,挑起了生活重担。这年他21岁。住在楼街北头的是常怀仁,与常金仓是出了五服的本家兄弟,年龄略小,称金仓为哥。他是家里的长子,姊妹四人,父亲是一位乡村医生,家境却十分贫寒。他在村里上完小学就回队务农了,但因喜欢文艺,能写一点东西,就常在村里干一些写报道、编节目的活儿。住在最南头的是我,父亲在县里的商业部门工作,算不得纯粹的农民家庭。我出生在1952年,三人中年龄最小。从1961至1966年完整地读完了小学,顺利考入了原平中学,因学校停课而未能上成。在村里一边劳动一边读村办“农中”,只是混了一张初中毕业证。1969年原中“复课闹革命”,通过考试就读高中,1972年初回到村里,成为农民。但由于喜欢文学,在县小报发表过一些作品,1973年被借调到薛孤公社,专做文秘工作。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回乡知识青年是没有什么出路的。当兵、当工人,压根轮不到你。通过写作出名,选拔为正式干部,这样的机会也有,却千载难逢。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契机,但因父亲所谓的“历史问题”而告吹。喜欢读书写作,做着虚无缥缈的“文学梦”,把我和金仓、怀仁吸引到了一起。在艰苦的劳动之余,我们常常聚在一起,谈论文学、创作,交流读书体会,也探讨社会、人生问题。谁写了作品,则互相传阅,提点意见、建议。其实,在那样一个社会、文学时代,你能写出什么呢?你能写出生活、人生的真实吗?但我们乐此不疲,信心满满。自然希望依靠文学敲开命运之门,但更多的是在沉重、无望的生活中寻找一种精神寄托。在村人心目中,我们既是一些有知识、有特长的文化人,更是一些不懂社会、不会种地、想入非非、清高孤傲的“书呆子”。怀仁写过一篇回忆文章,题目是:《南申村“三寒士”》。

文章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sxllyjzzs.cn/qikandaodu/2021/0629/478.html



上一篇:史学理论讨论
下一篇:文化自信与章太炎的教育思想

史学理论研究投稿 | 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 史学理论研究版面费 | 史学理论研究论文发表 | 史学理论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