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史学理论讨论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是离奇、荒谬和不合时宜的,而在后来却被证明是真理),所以,我们对那些新的历史认识的评价,应取一种十分慎重的态度。因此,对于历史工作者来说,有必要警惕,对历史的认识切
是离奇、荒谬和不合时宜的,而在后来却被证明是真理),所以,我们对那些新的历史认识的评价,应取一种十分慎重的态度。因此,对于历史工作者来说,有必要警惕,对历史的认识切忌形成某种难以变更的“认知定势",因为一旦形成认知定势,就不易接受新的东西了。第二,人类对既往历史的了解虽然不可能达到真实地复原与重现,但却有可能通过不断深化的认识逐渐“逼近”历史的真实。这种深化与逼近,实际上就是逐步做到对历史进行多角度与多层面的综合认识,以及对不同认识中的合理因素和相互关系进行科学归纳、抽象与分析。举例说:近代以来,历史学家对义和团运动有着截然不同的认识,我们只要仔细分析,便可以发现各派观点中的合理成分,找出在片面的认识中所包蕴的合理因素。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切盲目排外与抵制近代西方文化的愚昧骚动也好,还是认为它是一个光辉的反帝反侵略的人民运动也好,实际上都夸大或强调了义和团运动这一历史事件中的某些方面。如果说这些不同认识的出现,说明了历史认识的相对性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终于能够用比较客观和全面的眼光去综合分析这些不同认识中各自包含的合理成份,则正体现了历史认识的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认识的深化尽管并不一定表现于每一个历史阶段(即不一定每下一阶段的历史认识都是对上一阶段的认识的深化),但却必然反映于人类认识历史的长过程与总趋势之中。就当前看,我认为具有根本意义的一个问题,是弄清不同时代的历史学家个人的认识常规和团体(学派)的认识常规与历史认识的真实度和真理性的标准之间的关系。这大约需要傲大量的定量研究,即通过对一系列具体历史问题的具体探讨来澄清它们,而不是通过纯理论性的讨论可以完成的。一旦弄清了这个问题,那么关于历史认识中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历史认识的确切性问题赵轶峰(东北师范大学明清史研究所)在舀意到过去曾经被忽视的主体因素在历史认识中的影响之后,历史认识具有较强的相对性就成为关于历史认识的合乎逻辑的结论之一。那么历史认识是不是因此而成为毫无确切性可言的事情呢?当然不是。历史固然难以尽知,但必竟是可知的,否则历史学只好从科学的领域中被扫地出门了。这首先要清理一下我们的科学发展观念。传统的科学观是一种真理累积的发展观,即大体上把科学的发展看作真理大厦的层层加筑:这种观念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但至少是不全面的。因为人们达到的科学认识无不具有具体的、历史的性质,科学是在相对真理的获得与扬弃中向前发展的,所以科学的发展往往不是在旧有认识的肯定中向上累加,而是在旧有认识的扬弃乃至否定中升华。所以我们的科学发展观应是累积与革命相统一的发展观。基于这种科学观,从历史研究主体的对策角度而言,就需汲人一种选择的意识。就是说,既然历史认识无不受班主体因素的影响,所达到的历史认识只能具有相对真理的性质,那么我们所说的历史之可知就是相对的可知,即可以认识但不可能无误无遗地认识。历史家的任务是在最大限度地把握有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在可能提出的诸种历史认识中提出、或选择更为可取的认识,,使进一步的“累积,,、“革命刀可以建立在不同以往的基础上。这不是一次地“结束"对历史的认识,而是一次次地拓展对历史的认识。每一项历史认识作为这种自觉选择的结果而获得相对的确切性。那么以什么原则来进行这种选择呢?可·123·以考虑的有:1、史料充实性。历史认识在一般情况下是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文献、遗存等资料的研究而提出的,这样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就可以通过史料的可靠与充实程度来比较、选择。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工作,不能单独支持选择结论。2、逻辑一致性。简单罗列史料不是历史认识,历史认识是要寻求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它实际是史家对史料加以解释的过程。这种解释不能是随意的,历史过程的内在统一性需要通过陈述的逻辑一致性才能揭示出来。陈述的逻辑一致性起码的要求是符合人类一般思维规律,否则就需首先证明自己特殊思维逻辑的可靠性。这一原则进一步的要求是逻辑对称性。因为历史研究具有实证科学的性质,人们习惯于归纳的思维、论证方式,于是大量问题出在以枚举事例作为全称肯定判断的基础,,其中有待专门研究者甚多。总之,逻辑的原则是历史认识的基础之一。3、普遍涵盖力。历史认识是实证、描述性的事业,也是解释性的事业。因此,历史认识带有理论性,这就要求把每项具体的历史认识置于更广泛意义的历史过程中和科学认识背景下来加以评价,审视其普遍一致性达到的程度。一般地说,这种普遍涵盖力越强,就越为可取。4、社会实践的检验。某些具有可实践性的历史认识可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这种检验只能在长时程中实现,因而历史认识的主体在这里主要不是个人而是群体,并且检验往往是直接对应于现实决策而间接对应于历史认识的,所以在历史研究中它主要适用于对过去历史认识的评价选择而不是马上对新的历史认识作出选择判断。这种检验的结果并需滤清有关现实决策与相关的历史认识之逻辑一致性的程度。因为参照同一历史认识·124·的现实决策往往可以是多解的。5、价值原则。历史认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社会活动的自觉、自主性,因而历史认识需有价值。虽然价值准则是多重的,并无绝对排他的原则可作历史认识的统一的选择标准,但在具体的研究中,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认识的价值评价有时是有可比性的。当然价值原则严格地说并不一定与科学性准则相一致,这是另外的问题。讨论诸如此类的选择原则,应有益于使历史认识尽量地避免主观随意性,逼近确切性。当然又应指出,历史认识的确切性只能在具体的、相对的意义上追寻。关于历史认识自律性的反思李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历史认识是自律的"这一观念最早发韧于唯心主义大师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一书,这是黑格尔同十八世纪历史自然主义宣告决裂的结果。柯林武德说过,黑格尔曾经要求一部自律的历史,认为历史学在原则上应当从它对自然科学的学徒地位中解放出来。的确,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促使大批的历史学家倾向于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治史,从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实证主义历史学派,亦被称之为史学的自然主义。作为这一思潮的反动,黑格尔认为,研究历史的方法可分三种,一种是原始的方法(经验方法);一种是反思的方法,一种是历史哲学的方法。他所推崇的正是历史哲学的方法,即不以对历史现象的观察为前提,而是以隐藏在历史现象背后的“理性,,为对象,黑格尔十分鄙薄实证主义的肤浅方法,而是从历史现象的背后去探究原因,并从中意识到历史认识有其不同于自然科学认识的自律性。黑格尔的“理念"只不过是哲。拳意义上的概念。而到了布莱德雷那里则变成了一种“历史思想的经验”、“历史精神”。布莱德雷关于历史思想的经验是随着历史知识的增长而增长的观点,是间接地接受了反映论的思想,因为无论如何、历史的知识依赖予客观历史本身。不过,对于它律(诸如哲学、自然科学的思维认识规律)与历史认识自律的关系,还不只是局限于证明历史的“有效性”的问题上。奥克肖特就对这一问题大书特书。奥克肖特认为历史学是从过去的观点构思世界的方式,它的特点就是企图以过去事件的形式组织起整个经验世界,而科学则是从量的观点构思世界,其特点就是企图把经验世界组成一个计量体系。哲学就是经验本身,历史学和科学贝Ⅱ是经验的模式。到了克罗齐时期,他不仅把它律的东西称之为历史的“拐杖"和矗石膏",而且,毫不留情地认为在成共为历史知识的具体总体之中,哲学知识乃是一个组成部分。他形成认为历史的确切形式和节奏的原因不在本身之外而在本身之内,这种历史观把历史和思想活动本身等同起来,思想活动永远兼是哲学和历史。关于历史认识的自律性问题,西方唯心主义者们不无得意地认为,这是自己的一大发明,井认为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何以在哲学史方面得到最大失败的一个原因。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并不等同于历史自然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决定其不仅没有拒斥唯心主义者所提供的启示,而且能够抓住其致命的弱点。因为,一是历史认识的经验是主体和客体联系的产物,是历史学家实践的产物,历史认识的规律不是理念、概念间超验的游戏,而是在不断的史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史学家这个主体对历史这个客体不断的认识,对得出的历史认识经验进行进一步的抽象,而后又通过史学实践加以验证而逐步把握的。如同科学(自然科学)认识规律一样,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但离开了主体,又构不成认识,这恰恰是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的不同,‘因此说,历史认识的自律性体现着史家这个主体和客观历史这个客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这一点,上述的唯心主义历史学家都没有予以清晰的阐述,他们抑或把历史认识的自律称之为“心灵的能力”,抑或又称之为“经验的历史模式’’。恩格斯把这种在“理念"、“心灵"、“情感"、“范畴"中解释历史的企图,称为臆造的人为的联系。其二,历史认识的自律是不能同它律割裂的,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i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既然,两种认识的对象之间密切相联,那么关于两种对象的两种认识之间怎么能割断联系呢?西方马克斯·韦伯的理论出现之后,将类型学概念的形成作为社会学对历史学的重要贡献已成事实,但这种类型一或模型一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们虽然产生千经验性的(往往也是历史性的)资料,却力图超越这些资料并建立起抽象概念和相互关系j韦伯的理论使我们有必要对历史认识的自律性问题再作一番反思。西方历史认识论史上的“哥自尼革命抄、郭国灿(华中l肺范大学历史系)’J,,,‘,,…-现代历史认识论兴起于西方,它的产生有其广阔的科学与社会背景。十九世纪末到廿世纪,相对论、量子论取代牛顿力学∥各种非欧几何取代欧氏几何等等j对象客体的绝对性、纯粹客观性被抛弃了,科学业已证明:科学认识的客体对象离不开主体的介·4:暑5·入,因此必然呈现出相对性、不确定性、“铡不准”……从社会文化背景看,历史并未遵循某种“科学规律"的因果链条运行;两次大战、经济危机和普遍的精神困扰,社会和个体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是那样惊心动魄、难以把握,个体生命的一次性、不可重复性、存在的荒诞、异化等,使人们感到:科学进步了,主体却失落了……既然在本体论上科学都达不到最终的确定性、绝对性;既然人的本体世界——社会是那样无情地捉弄那些“精致”的“规律”,那么,为什么要在本体论上无谓地花费劳动?这样,文艺复兴时代以来的对科学的乐观信仰、理性的崇拜、科学渗透到一切领域之后的泛化主义,开始动摇了。于是,人们便开始了一个重大转向:从追求绝对客观的科学泛化主义到重返主体,从“体系化黟时代转向“分析的时代,,(怀特语),把规律还给自然界,把“万能"的科学方法驱逐出人文领域,不需要寻找涵盖一切,解释一切的矗绝对精神,,的宇宙模式,要么就需要对个体“生命之流”的直觉体验和把握(如人本主义)}要么就研究主体认识能力的增长和极限(科学主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了历史认识论史上的“哥白尼革命黟。十九世纪实证史学的特点,“首先是确定事实,其次是构成规律”,机械地把自然规律照搬到人类社会,体现了一种科学泛化主义精神,兰克学派甚至认为,只要不掺杂理论,尊重“硬邦邦的事实刀,就可获得客观真理。“哥白尼革命,,正是从对“历史事实,,这个出发点的怀疑开始,首先是英国的布莱德雷,由他开始的分析的历史哲学一派就从实证史学重点研究历史事实(客体)转而研究历史知识的本性(实即主体的认识能力),他认为,只有“对证词的一种批判的解释黟,才能成为真正的历史,科林武德高·126·度评价他“着手建立一种面向着历史认识论的逻辑”,步其后尘的有英国的奥克肖特、德国弗莱堡学派的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的价值论哲学,二十世纪,有代表性的如克罗齐、科林武德、贝克尔等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把历史认识的出发点,从历史拉向现实、从死人拉向活人、从过去回到当代、从事实返归价值……归结为一点,乃是-从历史客体回到史学主体、把历史本体论归结为历史认识论,也就是科林武德一再强调的"ffi史学思想的自律性"亦即主体性问题,这是一个根本性转变。一从实证史学到分析的历史哲学一派,孰优孰劣,我们在此并不想作一个简单的价值评判,只是把分析的历史哲学家富有启发意义的认识论思想归纳几点:1、"FJ史事实”的二重客体:自在状态的客体(历史过程)与认识论意义J:的客休(史料),主体的认识能力只能达到后者而不是前者(可比较康德的“自在之物"与。“现象")。2、“自律性”实即主体性,这区别于本体论上的主体性而指的是认识论上的主体性,诸如克罗齐所谓个体的“历史构造”、“历史批判”以及“历史即当代史’’命题等,可用实践认识论改造之。3、价值论哲学谈论的价值性认识与事实性认识相互关系是一个值得开掘的课题。4、“思想就是经验本身”(奥克肖特)蕴含着认识过程的双向建构(感性=!理性)而非“二阶段说"(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如何用实践认识论来吸取和消化现代西方历史认识论的积极成果,来实现中国的历史认识论史上的“哥自尼革命”,还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本栏责任编辑徐兆仁)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新探索.’《模式·运行·调控》一书简介伊石由吴树青、胡乃武同志主编的《模式·运行·调控》一书是一部研究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理论专著。全书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和理论热点,较系统地论述了我国新经济体制的经济基础、历史地位和基本特征,以及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方式。·、第一篇《模式篇》是全书的理论前提,它为选择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提供了基本思路;也为研究现阶段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方式奠定了分析基础。开篇就明确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已形成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但还未成熟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大力巩固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完善,社会主义的性质还不可能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显示出来,社会主义经济所固有的一般规定性还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是:(1)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化经济,但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2)社会主义所有制已经确立并占统治地位,但整个社会所有制结构还是由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份所组成的体系;(3)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在发展中,现实经济运行模式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是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4)与多种经济成份的存并和共同发展相适应,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也必然是一个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系;(5)由于体制上和非体制上的多种原因,短缺经济环境的长期存在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重要方面;(6)经济发展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制约,民主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还需经历长期的努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我国现阶段要实现或可能实现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的经济体制模式,不仅要体现商品经济的共性,而且要体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个性;不仅要体现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而且必然会体现出发展中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这种新的经济体制将保证劳动者具有高度的劳动积极性,企业具有充分的活力;使商品经济关系成为微观经济主体间的基本的经济关系,使市场成为其普遍的联系纽带和国家调控微观经济活动的中介;而反映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的国家计划则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即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引导其总体动态轨迹的主导性手段。同时i这种新的经济体制还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国际经济往来的发展,并且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实施适度的保护,以获得一定的对外竞争优势,克服我国民族经济在国际经济中所处的不利地位所造成的困难;提高在国际经济不平等环境中的竞争能力。 t一第二篇《运行篇》在第一篇所阐述的理论的基础上,考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的机制和规律。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微观经济运行的主体是企业。社会主义企业是相对独·127·

文章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sxllyjzzs.cn/qikandaodu/2021/0623/477.html



上一篇:章学诚的史学总体观念
下一篇:从乡村文青到历史学家

史学理论研究投稿 | 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 史学理论研究版面费 | 史学理论研究论文发表 | 史学理论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