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党史研究学术史理论三题(13)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进一步来看,学术争鸣史研究还将带来对历史和史学之客观性的重新审视。就学术争鸣的类型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来看,真正学术意义上的问题争鸣大都源

进一步来看,学术争鸣史研究还将带来对历史和史学之客观性的重新审视。就学术争鸣的类型及其原因的初步分析来看,真正学术意义上的问题争鸣大都源于不同研究者占有和解读史料或据以解释历史的理论或历史解释本身之侧重点的歧异性,它们大都客观地反映了同一历史内容的不同面相,很难用孰是孰非的绝对标准加以价值判断。任何一种学术争论的彻底解决都是不可能的,这从根本上源于人类的求异本性。因此,学术争鸣反映了历史研究的相对主义特质,而这正是历史和史学之客观性本身的一种表现。在整个世界历史学理论和格局已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强求无可争议甚或不可争议的“客观知识”的希冀已然成为一种“高尚的梦想”,任何针锋相对的历史与理论辩论对于客观知识的生产都是绝对不可或缺的,“这确实是一个十分连贯和显而易见的辩证过程:冰冷的客观性是在争论的火炉中形成的”*〔美〕彼得·诺维克著,杨豫译:《那高尚的梦想:“客观性问题”与美国历史学界》,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77页。。由是言之,强调这种新的历史客观性理念,可以更进一步推使整个党史学界都对学术争鸣抱持一种理性乐观的心态。学术争鸣固然呈现甚至强化了党史研究中的诸多分歧,但如果没有真正学术化的争鸣辩难,若想取得长久稳固的史学共识便会存在更多困难。未来党史学界需要积极鼓励探索新理论、新方法和新领域的研究者及其思想观点,对于新说创见的批评要审慎小心,而对于以往已流行多年的史学思想和基本理论,则应鼓励对其展开积极的批评与反思。在学术争鸣中,常常有被批评者反驳批评者“误解”自己的观点,或未能“全面”利用史料,但从客观历史知识的有限性加以考量,与其抱怨别人的批评,不如在以后的历史研究中加强自身的学术与写作修养;与其试图在学术争鸣中彻底说服或“战胜”对方,不如静心反省自己在研究中的问题所在。就此而言,学术争鸣会形成一种制约研究者的学科内压力,迫使研究者更为谨慎和仔细地从事党史研究,并注重自我批判和内在反思。总之,通过对党史研究领域诸多争论的学术史考察,可以为重新理解党史研究的客观性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历史与理论资源,“我们强调,人类需要借助连贯的历史叙述进行自我理解,也需要有关于历史的各种客观解释,尽管这些解释可能是片面的……我们不强调不可能做到完全客观或是得到令人完全满意的因果解释,而是强调有必要竭尽所能做成最客观之解释。这是唯一的前进之路,也许不是一条走向未来的平直的进步之路,却可走向更有思想活力、更民主的社会,走向一个我们乐意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美〕阿普尔比等著,刘北成、薛绚译:《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07页。。

基于上述思想认识,学术争鸣史的梳理和评析还将从根本上鼓舞党史研究者的学术怀疑精神和批判品质,从而将对党史研究学科的反省提高到一个新的精神高度。通过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党史研究学术争鸣所取得的成果,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判断出学术争鸣与新问题和新思想的提出以及新学说和新学派的形成之间的正向因果关系,即使一些争鸣或论战文章存有一些史实、论据或逻辑漏洞,但参与者积极思考的勇气和力量及其不时迸发的思想火花常常启人心智、催人奋进。而党史研究者若欲真正介入学术争鸣的公共生活,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怀疑与批判精神,自觉养成不盲从或膜拜任何知识权威的意识,要对任何学者、著作、论文、史料本身等都抱持一种怀疑和质询的倾向,甚至“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也必须准备着要怀疑哪怕是他最坚定的信念”*〔英〕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第88页。。因此,整个党史学界都应当坚决鼓励年轻研究者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保持适度的质疑和批评,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和使用新的材料、理论或方法,提出异于前人的思想观点。应当说,这既是创新和发展党史研究的基本通道,也是张扬历史学者之尊严和价值的必由之路。反过来看,过于追求统一的学术生活,牺牲的不仅是历史研究的活力、激情与自由,更是全体人类之智慧性与创造力的湮逝。目前党史研究中持续的平静状态,非但不会为这门历史学科带来长期的繁荣和发展,事实上还会削弱和损坏其文化品质与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没有问题及其论战就没有焦点,没有焦点就无法聚合力量……没有问题的史学界必然一盘散沙、各自为战、人自为战”* 王学典:《良史的命运》,北京三联书店,2013年,第333页。。显然,党史研究领域长期存在着的重复研究、“炒冷饭”、跟风之作以及虽开掘了大量党史知识但无法提供有效而全新的历史解释等弊端直至党史学界的准原子化结构,都与学术论战不多、讨论质量不高存在根本性的因果关系。一言以蔽之,学术争鸣及其所依恃的学术怀疑精神和批判品质,从根本上彰显着真正的“学术”追求真理和创新求变的核心特质。当然,怀疑精神也应该与怀疑主义甚至虚无主义保持距离,而这也正是党史研究学术史治理所须遵循的基本意旨。

文章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sxllyjzzs.cn/qikandaodu/2021/0613/468.html



上一篇:习近平关于中共党史的重要论述问题研究综述
下一篇:构建中国的信息军事史学

史学理论研究投稿 | 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 史学理论研究版面费 | 史学理论研究论文发表 | 史学理论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