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社区教育研究年历史进程主题透视及图景展望(2)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1 我国社区教育研究发文趋势 (三)发文机构:机构类型较为多样,但合作意识尚需提升 梳理作者机构发现(见表2),排名前15 的机构有华东师范大学

图1 我国社区教育研究发文趋势

(三)发文机构:机构类型较为多样,但合作意识尚需提升

梳理作者机构发现(见表2),排名前15 的机构有华东师范大学(181 篇)、常州开放大学(104 篇)、曲阜师范大学(69 篇)、山西大学(71 篇)等,囊括了社区教育研究的诸多知名学者,如叶忠海、陈乃林、吴遵民等。从发文机构的类型看,文献的来源机构类型较为多样,包括师范类高校、综合性大学、高职院校以及独立成人高校等(如电大、开放大学),其中前两者所占比例较高,这也反映出拥有丰厚学术研究资源的高校是推动社区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从发文机构的地域分布看,来源机构涉及浙江、江苏、山东、四川、河北、山西等多个省份,地域范围分布较为广泛,但多数机构位于江浙沪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这主要得益于当地丰富的社区教育实践。从机构合作情况看,当前各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程度缺乏,科研合作意识尚待提升,今后各不同类型研究机构应加强内外联动,打造社区教育研究共同体或者“教研联盟”。

表2 社区教育研究主要研究机构(部分)序号 机构 发文量(篇)1华东师范大学 181 2常福建州开放大学 104 3广播电视大学 92 4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82 5山西大学 71 6曲阜师范大学 69四川师范大学 65 8浙江师范大学 60 9北京师范大学 59 10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59 7

(四)发文期刊:出现专业对口期刊,但整体层次不高

通过文献统计,发文量排名前15 的期刊有《中国成人教育》《中国农村教育》《成人教育》等,发文量占总量的30%,表明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发表较为集中。15 种期刊杂志中,仅有《教育发展研究》为CSSCI 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有《成人教育》《职教论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6 种,整体来看期刊的层次水平较低,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亟需提升。此外,社区教育研究属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研究领域,拥有较为专业对口的期刊,如《中国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当代继续教育》等,为其提供了专门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在以上期刊中,《中国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等期刊发文内容涉及社区教育研究的宏微观、内外体系等各个方面;《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期刊较为关注国外社区教育尤其是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研究。

图2 社区教育研究作者共现图谱

(五)关键词:词谱联系紧密,研究内容聚焦

作为一篇文章核心内容的体现,关键词能够较为准确地展示某一领域的主流研究内容且具有易于收集等优点,可以很好地体现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2]。剔除“社区教育”“社区学院”“社区学习”等检索词后,“社会教育”一词出现的频次最高为601次,“美国”“终身教育”相应出现456 次、257 次,词频数超过20 次以上的关键词共有70 余组(见表3),所含词类较为全面。并且,高频关键词的出现年份多集中在1986年至2005年、2009 至2015年两个阶段,说明研究者在这两个阶段对社区教育的研究更为关注。

表3 社区教育研究高频词列表(部分节选)?

三、社区教育研究的阶段进程及其特征

根据社区教育研究的发文趋势(见图1)以及重要时间节点,可以将社区教育研究分为混沌期(1949—1979年)、兴起期(1980—1999年)、深化期(2000—2019年)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9年):社区教育研究的混沌期

1949—1979年间,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尚未出现。吴遵民、邵晓枫、薄存富、马启鹏等学者的观点认为,这一时期的业余教育、工农教育、社会教育、民众教育、平民教育以及扫盲教育包含着社区教育的内容,可以视为是社区教育在该阶段运行的特殊形式。从而,以“业余教育”“工农教育”等为主题词检索相关文献发现,较早一篇是江凌于1950年发表的《工人业余教育的三个问题》,文中认为职工业余教育正广泛开展,已逐步形成一个群众性的学习运动,工人阶级的政治认识、思想觉悟以及文化技术都有所提高[3]。1960年国务院等部门联合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关于建立业余教育委员会的通知》,引起了学界对业余教育的广泛关注;同年3月,《人民日报》刊发《全民大办业余教育》的社论,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学者的研究热情,因此该年相关研究成果最多,此后的一段时间,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相关研究逐渐回落。总体来看,这一阶段呈现出“低—高—低”的发文态势,研究力度小,发文量偏少,“重经验,重口号”倾向明显,研究主题尚未涉及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研究在业余教育、工农教育、社会教育的理论探索中“隐性”运行,处于社区教育研究的“混沌期”。

文章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sxllyjzzs.cn/qikandaodu/2021/0524/458.html



上一篇: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年回顾反思与展望
下一篇:关于学校体育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史学理论研究投稿 | 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 史学理论研究版面费 | 史学理论研究论文发表 | 史学理论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