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只有枯竭的思想没有枯竭的能源记中国科学院院(2)

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邹才能把常规—非常规油气理论认识创建与勘探突破、新能源技术创新与发展,作为他毕生的热爱和追求。自198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走上工作岗位后,

邹才能把常规—非常规油气理论认识创建与勘探突破、新能源技术创新与发展,作为他毕生的热爱和追求。自198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走上工作岗位后,30多年来,他以“非常规”思想,带领团队一次次推动了我国油气勘探战略的转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现。他强调,“找油要不断重新认识找油思想、找油理论、找油技术,要敢于突破传统知识、传统模式、传统方法。找油就是不断发展老区、开辟新区、突破禁区,要用智慧透视地球,用技术降低风险。找油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常规人要有非常规思想,才能不断突破自我。”报告结束时,邹才能这样勉励学子,“作为石油人,我们要奉献能源,未来要奉献更加清洁的能源;要创造和谐,未来要创造更加美丽的和谐。”

邹才能带领的非常规油气科研团队

创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

邹才能作为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的奠基人,他是开拓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他带领团队,以“非常规”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建立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从常规向非常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邹才能说:“常规思想找不到非常规油气,常规技术拿不到非常规资源。”邹才能带领团队不仅率先在我国非常规致密含油气储集岩中发现了丰富的纳米级孔喉储集空间,建立了不同储层油气充注下限运聚模型,揭示了非常规油气大面积“连续型”聚集规律,还提出了非常规油气“甜点区”概念与评价指标,阐明了水平井缝网驱替压裂“人工油气藏”开发概念,提出了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协同发展”理念,迈出了非常规理论突破的第一步,创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

在世界上他第一次在陆相非常规油气储层中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纳米级孔隙,建立全孔喉直径油气充注下限与运聚模型,开辟非常规油气新领域。2007年,Loucks在北美海相页岩发现纳米孔。邹才能等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与Nano-CT技术,2010年率先在我国四川盆地海相页岩中发现有机质纳米孔,2011年第一次在鄂尔多斯盆地陆相非常规油气储层中发现并系统表征纳米级孔隙;他研究页岩气、页岩油与致密油气充注孔喉直径下限,建立不同储层油气充注下限运聚模型,开辟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勘探开发新领域。

1995年,Schmoker J.W.提出“连续型油气藏”概念。2009年,邹才能等系统揭示非常规油气大面积“连续型”聚集规律,阐明与常规油气成藏10个差异特征,揭示常规油气供烃方向有非常规共生、非常规油气外围可能有常规伴生的“有序聚集”规律。推动勘探从寻找常规“单体型”油气藏,向非常规“连续型”甜点区转变,为鄂尔多斯等盆地致密油气发展、蜀南国家级页岩气试验区评选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他提出非常规油气“甜点区”概念与评价指标体系,阐明“人工油气藏”开发内涵,为非常规油气有效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提出优质页岩层系发育油气富集“甜点区”,建立以高TOC值、高孔隙度等8个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阐明以应力场、渗流场等为核心的“人工油气藏”开发内涵,引领非常规油气效益开发。

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的建立,为地下油气资源评价开启了全新的视角。据全国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结果,全国含油气盆地总生油量1万亿吨以上,石油总地质资源量1300亿吨左右,总生气量6000万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100万亿立方米左右。那么,地质过程中生成的绝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气到哪里去了?

邹才能在阿布扎比观看中东页岩油岩心

邹才能业余爱好摄影

邹才能做题为“论能源革命与机遇”的报告

邹才能认为,除了一部分油气散失外,其余绝大部分仍保留在地层中。“在油气保存较好的盆地,烃源岩内可能滞留了40%~50%的油气资源,近源致密砂岩、灰岩等储层中聚集了20%~30%的油气资源,微纳米级孔喉储集空间中很可能聚集了超乎我们想象的巨量油气资源。从总数上看,非常规油气一般占到80%,常规油气大概只占20%。”他说。

微纳米孔喉系统对非常规油气富集的影响,也许需要时间来不断完善。邹才能坚信:“在纳米级孔隙这个无限狭窄的微观世界,有我们无限宽阔的研究空间和能源资源。”

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Amos Nur教授,在《非常规油气地质学》专著序言中指出:“他们(邹才能等)对纳米孔表征、油气充注与产出机制、‘甜点区’评价、油气资源分布预测等领域进行了全面概括,极具科学价值与实用意义。这本书作为有史以来本科生/研究生学习的第一本非常规油气教材,英文版和中文版同步发行,将使其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教材。”

文章来源:《史学理论研究》 网址: http://www.sxllyjzzs.cn/qikandaodu/2021/0503/437.html



上一篇:检视问题不能怕丢丑
下一篇: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

史学理论研究投稿 | 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 史学理论研究版面费 | 史学理论研究论文发表 | 史学理论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史学理论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